摩托車駕駛和保養(yǎng)技術經典完整版 (2)
(六)換低檔
怎么樣才能防止換低檔時因轉速差引起的抖動呢?用半離合操作的辦法,可防止抖動。在半離合狀態(tài),慢慢提高轉速。為什么減速當中,換低檔,離合器“接合”時,車體會產生振動呢?因為在同樣車速下,由于檔位不同,發(fā)動機轉數差引起的。(在五檔是5000轉,同樣車速四檔就是7000轉)。所以換檔時在離合器接合之前,要預先把發(fā)動機轉速(半離合)提高到7000轉/分,就不會產生振動了。
(七)剎車
摩托車最能發(fā)揮強制動力的是前車輪,也就是說,摩托車“制動”的主角是你的手。在低速行駛時,前后輪的制動力分配是同等的。在60km/h時,制動力按前7后3的比例。而在100km/h以上時,前后輪制動力的分配會達到9:1左右。制動時,盡量不要突然制動,逐步地捏上制動握把,就不會發(fā)生車輪鎖緊現象了。
轉彎處的減速,要在直線部分完成制動。
(八)轉彎
沒有合理的傾斜度就不能轉彎
騎車是靠操縱方向盤來轉彎的,而摩托車則必須把重心移向彎道的內側才行。
人體和車體同時向內側傾斜--內傾式
用膝蓋和大腿夾緊車體,如同要壓倒摩托車那樣。把上身用力壓向內側,就成了內傾的姿勢。基本要領是,必須把大部分體重放在彎道內側的腳踏板上。
先讓車體傾斜--外傾式
保持上身不動,向內側拉壓車把,使車體先傾斜。用膝部貼壓油箱,使上身從車體向外傾斜。將上身用力向彎道外側壓去,就成了向外傾斜的姿態(tài)。
但對于初學者來說,還是應該從把“荷載”加在內側踏板的內傾式姿勢練起。最要注意的是,決不要給車把加力,而應靠體重的移動,達到傾斜車體的目的。
“人車同位”傾斜是最常用的轉彎姿勢
車轉彎中,要不斷給后輪增加動力
在轉彎中,要不斷地給后輪增加動力,但是不能捏離合器。只有這樣,轉彎時車才會穩(wěn)定。但是給油要適度,記。和蝗患铀伲管圀w不穩(wěn),是引起側滑的根源所在。擰油門加速,必須是逐漸地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