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同類產業(yè)崛起 臺州摩托出口量下降明顯
去年臺市摩托車全年出口量下降明顯,全年月度出口量呈倒“V”走勢。據(jù)臺州海關統(tǒng)計,2012年1-12月,全市出口摩托車78.5萬輛,比去年同期(下同)減少6.27%;價值4.3億美元,增長14%;出口均價為每輛553.80美元,上漲7.3%。
縱觀2012年1-12月,臺州市摩托車月度出口從年初開始一路攀升,至5月達到頂點,之后又震蕩走低。繼10月、11月之后,12月我市摩托車出口量、價同比繼續(xù)回落。12月臺州市共出口摩托車4萬輛,同比減少21%,第四季度出口11萬輛,同比減少28.5%。
近年來,隨著泰國、印尼、越南等東盟國家的摩托車產業(yè)快速發(fā)展,臺州市摩托車出口競爭壓力加大。2011年1-7月泰國摩托車外銷65.9萬輛,同比增加57.1%;日本鈴木汽車公司7月4日在雅加達宣布未來兩年內在印尼投資8億美元,意在將印尼打造成其汽車和摩托車的出口樞紐;9月13日,越南以政府文件形式明確規(guī)定本國生產、組裝和進口的摩托車將于2017年前采用歐4尾氣排放標準,2020年前采用歐5排放標準。隨著這些國家同類產業(yè)的快速崛起,臺州市摩托車產業(yè)將面臨更嚴峻考驗。
近年來,雖然臺州市摩托車行業(yè)也呈現(xiàn)出高速增長的趨勢,但潛在的隱憂不容忽視:一方面,配套供應能力的不足直接限制大排量摩托車走個性化高端之路。由于大排量產品需求和產量少,相應的專用零配件可能只需幾十個或幾百個,小批量配套供給成本高,愿意承接的供應商少,而適合承接小訂單的國內小作坊企業(yè)又無法滿足高端產品的技術要求。另一方面,發(fā)動機等關鍵技術仍依賴于國外,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低,使得大排量摩托車的發(fā)展始終受制于人,缺少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