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電動汽車,充3塊錢電能開百公里
昨天上午,常州太湖灣湖鮮市場上,一輛酷酷的電動小汽車引來不少群眾圍觀。小汽車居然是一七旬老人手工制造的,才花了8000元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幾位市民當場下訂單,希望老人能幫忙定制一輛。
8000元自制電動小汽車
昨天上午,記者在常州太湖灣湖鮮市場采訪時,遠遠看到一輛電動小汽車,車門上翹,像飛鳥的翅膀,像極了某豪車的概念版車型,走近一看,原來是一輛電動小汽車,不少群眾正圍著小汽車議論紛紛。
駕駛員嚴華根今年已經(jīng)71歲了,家住常州大學新村。他告訴記者,這輛小汽車是他純手工制作的。他之前做過車工、鉗工、銑工,還做過模具,四十多年都在制造業(yè)第一線,“造個小汽車,小菜一碟”。
記者看到,這輛小汽車有擋位桿,有儀表盤,還特別裝了電壓表和電流表,車內(nèi)是四個位置,車屁股后頭還帶了一只備用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尤其是右后車門,是上翻式的,帶阻尼,特像一只翅膀。嚴老先生告訴記者,這輛小汽車是他三年前造的,車皮是純手工打造的。車燈、輪胎、儀表盤和備胎都是從汽摩市場買來的,電壓表和電流表是為了顯示電池的供電情況的,“花了三個月時間,8000多元”。
據(jù)嚴老先生介紹,這輛電動小汽車充一晚上電大概只需3塊錢,可以跑100公里,最高時速50公里。
制了三輛小車,換著跑
嚴老先生的同伴告訴記者,嚴老先生造了三輛電動車,一輛比一輛好,“豪車天天換著開”。
嚴老先生說,去年他花了3萬元造了兩輛新車,改進了工藝,把上翻車門改進了,跟小汽車的一模一樣,電瓶配置也高了,儀表盤上還加了個“清零”功能,“開車出門就不用擔心超過公里數(shù),沒電了,回不了家了”。
與嚴老先生同行的兩位七旬老人談及坐車的感覺,“比起‘小飛龍’,不顛,還安全多了!
不少圍觀的群眾都希望嚴老先生能幫忙造一輛,嚴老先生直搖腦袋,“等以后有機會規(guī)模化生產(chǎn)再說!
但是嚴老先生的做法,卻并不符合現(xiàn)行的交通法規(guī)。常州交巡警支隊表示,按照規(guī)定,自造電動汽車因其未通過專門的質(zhì)量安全性能檢測,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因此不能掛牌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