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出口助力
本次車展上,力帆汽車發(fā)布了旗下首款A+級車型力帆720。自6年前上市的520開始,力帆已在緊湊型、SUV領域競相布局,車型包括520、320、X60等,此番720的上市則意味著力帆開始在A+級轎車試水,使得其產品線向上延展。據(jù)悉,今年,力帆主要產品為720以及新一代力帆520。
事實上,與其他自主品牌發(fā)展的路徑相比,力帆有兩點與眾不同。一是靠摩托車起家,轉型轎車;二是始終傾力于出口領域,與國內銷售齊頭并進。
2011年,力帆汽車出口量達到4.3萬輛,排名全國第三,同比增長83%。在力帆集團出口銷售總收入中,占46%。國內同期銷量為12萬輛,同比增幅65.77%。
在業(yè)界看來,力帆這種依靠在摩托車領域形成的出口能力和信譽優(yōu)勢,帶動轎車出口的做法,既為力帆品牌的形成加分加碼,也分攤了國內和國外車市消費領域變化的市場風險。
早在2003年之前,力帆一直以摩托車整車及配件出口為主,涉及世界150多個國家。雖然業(yè)績不錯,但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在當時明確意識到,隨著人均收入的增加,摩托車時代將被轎車取代。尹明善于是決定遵循本田的路徑,由摩托車向轎車領域轉型。
2003年8月,力帆通過收購重慶專用汽車制造總廠80%的股份(后增持到95%)獲得“汽車牌照”,并將廠名更改為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
之后,力帆開始在轎車領域征戰(zhàn)。
2010年11月,力帆股份[7.69 1.45% 股吧 研報]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首家上市A股的民營乘用車企。
2011年,力帆開始嘗到了出口戰(zhàn)略的甜頭。在國內車市增幅大幅下滑、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大幅下滑的情勢下,力帆憑借出口方面的優(yōu)勢,實現(xiàn)逆勢上漲。
截至目前,力帆已逐步形成了成熟的海外網(wǎng)絡布局。在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家有直銷公司,并在俄羅斯、伊朗、伊拉克、烏拉圭設有工廠。海外服務網(wǎng)點為500余家,并在俄羅斯等重點市場建立了售后服務中轉庫。
事實上,分析力帆6年來由車市新兵到新銳的成長路徑,其踏實的風格在自主品牌中較為可貴。如力帆集團擁有具有高層次的研究開發(fā)機構力帆技術中心,在汽車VVT技術、雙燃料技術、新能源電動車技術等領域進行深掘。此外,力帆還成立了汽車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0年,力帆攜手中科院成立的上海中科力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掛牌,標志著新能源戰(zhàn)略的啟動;隨后,力帆汽車發(fā)動機新生產研發(fā)基地首期工程正式投產。
在國內市場的銷售網(wǎng)點方面,目前,力帆已在經濟發(fā)達中心地區(qū)建立了100多家4S旗艦店和A級經銷商,與全國1000多家經銷商進行中心城市與地方區(qū)域進行相互補充。
生產產能方面,2011年底,二期工程正式投產,轎車產能增至18萬輛。加上一批募投項目的完工,力帆集團在乘用車方面將具備25萬臺整車和汽車發(fā)動機的生產能力。
2011年10月,力帆汽車入駐兩江新區(qū)的100億級高端乘用車產業(yè)基地動工。據(jù)悉,與第一工廠毗鄰的第二轎車工廠已經開建,設計產能15萬輛,預計2013年投產。第二工廠完工后,力帆汽車的轎車產能將達到30萬輛以上。
0 頂一下 | 對力帆:出口助力發(fā)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