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摩托,能不能“走出去”?
三輪車已經形成一個極具前景的產業(yè),這是中國的國情決定的。但如果國內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三輪車要不要“走出去”?能不能“走出去”?相信多數企業(yè)答案是肯定的。三輪車是面向廣大農村市場的,是我們國民車。放眼全球,有亞非拉那么多的發(fā)展中國家,有那么多廣大農村市場,況且暫時還沒有外國企的參與,國際化的競爭也沒有兩輪車那么殘酷,三輪車企業(yè)為什么不“走出去”?亞非拉就是我們的大“農村”,“農村”有“青紗帳”,“農村”有“甘蔗林”,有三輪企業(yè)“殺敵”的好戰(zhàn)場。
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擴大,近年來不少的三輪企業(yè)已走出國門,讓越來越多國外客商認同中國的三輪摩托車,使得三輪出口額的進一步增加。縱觀近幾年三輪車出口形勢,可以大膽的做一下預測:中國三輪摩托車產業(yè)會隨著出口業(yè)務,迎來更加良好的發(fā)展機遇。
作為三輪出口的排頭兵,宗申三輪摩托車有出口20萬輛的能力,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優(yōu)質、龐大的服務營銷網絡,以遠程營銷網絡管理系統(tǒng)為支撐,積極拓展產品出口渠道和空間,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產品出口中東、南美、東南亞、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贏得了廣大國際消費者的好評。
河南隆鑫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水平和公司國際化管理水平,三輪摩托車的出口拓展將成為隆鑫下一步的重點。載貨三輪摩托車適合在很多地區(qū)使用,如埃及、尼日利亞等,隆鑫三輪除了進一步發(fā)展非洲市場外,將進軍南美、中東等市場,去年隆鑫平均每月出口數量達到1000輛左右,2013年隆鑫三輪出口額將達到1000萬元美金。
北易三輪各種系列的“大陽”牌三輪摩托車在國內、國際市場同時發(fā)力。產品不僅暢銷全國三十多個省市,而且遠銷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大陽不僅牢牢占據國內市場還進軍了歐美等國際市場,大陽的“兩條腿走路”讓大陽三輪摩托在國內外都享有盛譽,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陽三輪在國際市場方面,配套的銷售網點和售后服務網點已經初具規(guī)模。下一步,大陽三輪將進一步加大出口力度,并優(yōu)化產品結構,以國貿部團隊建設和國際市場網點建設同步進行來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和發(fā)展。
力帆三件寶:創(chuàng)新、出口、信譽好,出口是力帆的三寶之一,力帆有豐富的海外市場經驗,這對力帆三輪車開拓海外市場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在今年隨著力帆產品類別的豐富、交貨期的改善、營銷團隊的壯大,力帆三輪摩托車的出口已經成為企業(yè)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河南北方永盛摩托車有限公司的產品,目前已經出口到了巴西、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加納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qū)。在產銷量上,已經向印尼、泰國、危地馬拉等國家出口了16260臺三輪摩托車,同時北方永盛在緬甸合資建立摩托車公司,極大地促進了公司對外市場的發(fā)展,為開拓國外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幾年,中國摩托車行業(yè)遇到了銷售大滑坡,就連產銷一直上揚的三輪摩托車,受行業(yè)大環(huán)境的影響,亦出現了產銷不暢的被動局面。然而,在這一嚴峻形勢下,河南北方永盛摩托車有限公司,在外商造訪上,卻是嘉賓不斷,喜事連連。
三輪摩托車經過近10年的高速發(fā)展,年增長率達到30%以上,但近幾年三輪摩托車增長緩慢,不少企業(yè)把轉型的目標投向了海外,使得三輪車進口市場近幾年卻呈現井噴的之勢。根據國家海關的統(tǒng)計,2012年我國三輪摩托車出口22.88萬輛,比同期增長21.2%,是2012年摩托車行業(yè)唯一超過20%的項目;同時摩托三輪出口金額達到1.92億美元,同比增35.94%,持續(xù)保持了高增長的態(tài)勢。
國內摩托車的產品大部分以“引進來”為主,但三輪摩托車產品我們可以很自豪的說它是完完全全由我們中國企業(yè)所獨創(chuàng)的,這一個鮮明的特性會使得三輪摩托車產品在出口的海外市場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所以三輪車企業(yè)要“走出去”。
從去年廣交會的會場可以發(fā)現,就摩托車會館而言,兩輪車和三輪車有一個比較鮮明的對比,兩輪車所來的外賓屈指可數基本都是老面孔。而三輪摩托區(qū)域,不斷有新的外賓面孔出現,有了新的客戶才會有新的市場,這些客戶來到三輪面前向企業(yè)不斷的詢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畫面。
從世界貿易角度看,國內三輪摩托產品出口規(guī)模不大。一些具有一定技術和資金積累的主流三輪摩托車企業(yè)應當加大對出口貿易的投入,同時也需要政府有關方面采取更多具體的扶持和鼓勵措施,以實現國有三輪企業(yè)出口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輪摩托要想大力開拓海外市場,企業(yè)需要把控幾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要前移管理重心。有序推進亞洲、西非、南美等重點市場海外營銷代表派駐工作,加大市場開拓和品牌宣傳力度,力爭培育出多個持續(xù)增長的大市場;二是要加快內部變革。重構外貿公司組織機構,引入競爭上崗及績效評價體系,提升和突出營銷功能,實現從“做貿易”到“做營銷”的轉變;三是要調整產品結構。進一步精干外貿產品線,扎實做好新品推廣和導入;四是要強化海外子公司管理,加強對其監(jiān)控和指導;五是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利用外貿平臺,積極培育集團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三輪國際營銷方面,企業(yè)要擁有的自主進出口權——管控風險,提增效益——讓自己品牌產品在國際市場享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重心下沉,服務前移。拓寬市場調研的深度和廣度,強化海外新品推廣和品牌宣傳,為新一輪海外布局摸清了方向;加強品牌管理,注重品牌保護、傳播推廣及規(guī)范使用。企業(yè)要在合作生產或部份出口的基礎上,通過“合作”及“建廠”的形式,讓自己的品牌更具有競爭力。
三輪車已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的交通工具,在國外一些國家已經把三輪當作短途休閑的伴侶,國際市場對三輪摩托車性質的轉變會使三輪車在國外有更廣闊的市場。目前整個三輪車市場上,國內自用和出口比例現在只有十比一,出口空間相當龐大。如何推動培育三輪車的出口市場,是一個復雜的課題,不僅需要行業(yè)仁人智士思考研討,更需要企業(yè)身體力行去實踐。
三輪車的企業(yè)家們,一定要“走出去”!
0 頂一下 | 對三輪摩托,能不能“走出去”?發(fā)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