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2008中國摩托車國際市場走向與發(fā)展 (1)
淺析2008中國摩托車國際市場走向與發(fā)展
盡管百年罕見的雪災在2008中國傳統(tǒng)佳節(jié)-春節(jié)來臨前夕,開始襲擾了中國大部分省市與地區(qū),就在此時此刻的深圳仍感到北方寒冬臘月的滋味;但這些絲毫未沖淡人們之間的親情,友情互拜互賀溫暖祥和的氣氛,反而更增添了國家的關懷,相關團體機構從世界各地炎黃子孫華夏后代轉送到災區(qū)人民的大溫暖,大親情。很快再過七八天左右,我們大家必須將陸續(xù)奔向各自的工作崗位,承擔起為了家人的幸福,為了國家的建設的責任與使命當中。那作為我們從事國家摩托車產業(yè),特別是摩托車國際市場的是否做好了2008年的準備?應當如何去應對?由于時間的關系,在這里我只能簡單地拋磚引玉,淺析國際2008摩托車市場的走向。
1、一味價格之爭逐步轉向以品質保證為主導的多方位服務合作取勝。
從海關以及國家其它有關摩托車出口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多年來中國摩托車出口的國家與地區(qū)仍以世界上經濟不發(fā)達為主,而這些大多數(shù)國家與地區(qū)對摩托車產品標準,消費者權益等質量意識沒有概念,就象當初我們國家未建立這些相關體系之前一樣,只要購買的摩托車能開,能啟動,價格越低就越好;但稍有不同的是:當時中國摩托車主要來源是日本 臺灣或合資(管理主要為外資人)企業(yè),其產品是按嚴格的質量標準生產出來的,而且其當時生產量無法與目前中國出口的量相比;最主要的問題是所出口的有相當一部分摩托車是按協(xié)議價格下的質量標準生產的。幾年來類似這樣質量水平的摩托車其累積出口總量已經不少,就2007年僅江蘇省出口尼日利亞國就有幾百萬輛之多,其性能以及售后質量問題已開始逐步產生不良的影響,進而引起了當?shù)叵M者及進口國的關注與反思;政府部門也開始在完善體系,消費者也逐步明白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多的進口商在與國內生產商談及價格時,開始要求產品質量了,有些進口商同時談到了售后服務,產品推廣營銷等。
2、純粹貿易逐步轉向國外設廠組裝模式。
由于純粹價格之爭導致引發(fā)的多種問題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促使國外一些有實力有遠見的進口商與國內有設廠想法的生產商合作,一方面可規(guī)避了關稅問題,另一方面可加強雙方長期緊密合作,為品牌發(fā)展奠定基礎。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在國外設廠組裝摩托車的中國企業(yè)已不下30多家。2007年底就有東帝汶一家客戶開始與我們商談建廠合作事宜,春節(jié)后開始按計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