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蒸汽動力到低碳環(huán)保 世博會記錄交通工具進化史
每一次科學(xué)技術(shù)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都會在世博會上首先得以展現(xiàn),這個大展會就像一個先知,最早地覺查到科技創(chuàng)新的“春江水暖”。對交通工具變革的記錄更是如此,回顧各屆世博會上展出的交通工具,就像掀開了一本厚厚汽車歷史書,里面記載著一個多世紀里人們出行方式的變遷。
1862年倫敦世博會——第一次解放動物的革命
蒸汽火車就是通過1862年倫敦世博會為更多人所了解的。1886年,卡爾?奔馳發(fā)明了第一輛三輪車,獲得“汽車制造專利權(quán)”,這一年被確認為汽車的誕生年。
從人類起源到“汽車元年”已經(jīng)過去了幾百萬年,這幾百萬年里大概沒有人會想到,有一天人們可以不用靠雙腿、也不用靠動物就可以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這一個讓動物從繁重的運輸工作中解放出來的發(fā)明是革命性的,它讓“距離”這個曾經(jīng)阻隔人類溝通的名詞變得如此輕描淡寫。
1889年巴黎世博會展出了第一輛燃油動力汽車,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會展出了160輛汽車,這次汽車大規(guī)模登場象征著馬車時代徹底畫上了句號。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會——從地面到空中的夢想
科技創(chuàng)新只要拉開了序幕,就會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迅猛發(fā)展。由馬車到汽車用了幾千年,而有了汽車以后,人們由在地面飛馳到上天空遨翔,只用了幾十年。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實現(xiàn)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駕機進行動力飛行。世博會當(dāng)然不會遺落這項發(fā)明,次年圣路易斯世博會,飛機隆重登場。
1958年布魯塞爾世博會上,空中纜車開拓了人們的視線;1962年西雅圖世博會上,空中單軌列車讓游客們爭先體驗;1985年筑波世博會,磁懸浮列車第一次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這些空中交通工具雖然不能像飛機一樣飛翔,但它們創(chuàng)造的立體化交通格局卻從此深深地影響了人們生活。
2005年愛知世博會——人和汽車成為和諧一體
如果人不用開車也能跑得飛快,車不用人操作也能走得平穩(wěn),那將會是什么樣子?
2005年愛知世博會上,豐田汽車公司通過展示其未來概念車,描繪了未來“人車和諧社會”的夢想。這屆世博會展示的無人駕駛公共汽車讓人覺得車仿佛變成了人,具有著智能和情感。而一款車身寬僅1米,長和高不超過1.8米小小巧概念車,又像是給人穿上了“汽車衣”,人也變成了車。
2010年上海世博會——更清澈的世界 更美麗的藍天
當(dāng)距離不再是問題,另外的問題又來了。汽車不僅給人們帶來便利,也帶來了廢氣、污染和能源消耗。
2010年上海世博會,低碳出行為成交通工具變革的新主題。這次用于世博會服務(wù)的400多輛新日電動車就是無排放、零噪音的環(huán)保車。這種車成本低,由于使用電池作動力,走起來就不會像燃油車那樣有響聲,同時也不會排放氣體。世博會舉行的6個月時間里,新日10種款式的電動車將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官員和工作人員、志愿者等提供便利的綠色交通服務(wù)。
有人做過統(tǒng)計,為世博會服務(wù)的120輛四輪電動車減排約為303噸,相當(dāng)于全年在世博園種植了6530棵4O年的參天大樹;如果加上300輛兩輪電動車減少二氧化碳180噸,累計相當(dāng)于在園區(qū)內(nèi)種植了10409棵4O年的參天大樹的減排效果。
世博會上的精彩亮相讓新日電動車為人們熟悉,這種新型交通工具也迅速走進人們生活。新日電動車公司副總經(jīng)理、世博辦公室主任胡剛說,新日的目標是到2014年時把產(chǎn)銷量提升到500萬輛,“不是我們野心大,只是這個產(chǎn)業(yè)的增長速度太快了,因為它會讓世界更清澈,讓藍天更美麗。世博會后,它必將引發(fā)交通工具的一場新革命!
中國首次提出低碳世博的概念,便得到世界各國的支持,圖為上海市長韓正乘低碳環(huán)保車在世博園區(qū)指導(dǎo)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