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電動車出新國標是摩托車界強占市場 (2)
解說:目前,電動車企業(yè)大多生產的是超標車,在國內有電動自行車許可證的生產企業(yè)中,只有少數幾十家是原來生產摩托車的企業(yè)。摩托車生產企業(yè)的高門檻,將使現行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yè)難以入門。
李明:這個標準一旦要實行的話,按照我們的估算,就像生產許可證一樣,生產許可證到期換證期間,應該有一個半年的緩沖期,而不是一次性到位。
主持人:巖松,你先發(fā)揮想象力想象一下,如果這個標準真的實施了,從明年1月1日開始,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結果?
白巖松(評論員):我覺得有這樣幾種可能:第一個,由于它很難實施,所以基本上形同虛設。為什么呢?曾經有人在網上留言說,以后警察要拿個秤,去量一下究竟超沒超過40公斤。然后要有絕對的鷹眼一樣的判斷標準,它超過了時速沒有,來決定它是在機動車道上行駛合適,還是非機動車道行駛。你這么一看,幾乎警察做不到這一點,所以警察也就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于是導致這么一個國家標準基本上形同虛設,這還算好的,這是第一種可能。
第二種可能是,為了強調國家標準的嚴肅性下一道指令,為了保護一些利益也下一道指令,所有各個城市的交警和干警們,要強力地執(zhí)行這個政策。但是導致民怨沸騰、怨聲載道,最后依然很難實施,最后是在大家巨大的反彈當中要重新的爭議。第三種可能是,今天討論的熱鬧,過幾天之后你會發(fā)現,悄悄地連出臺國標的人都把它束之高閣,掛滿了灰塵。但是不管哪一條出路,我覺得對于“國家標準”四個字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結局。
主持人:剛才說的是國家標準何去何從,咱們再設身處地的給這些電動自行車的所有者想一想,我也有一輛,我也面對這個問題,就是從明年1月1日開始我在哪兒騎?如果稍稍超一點標的話,我是跟著機動車一塊,跟它們一塊伙著?還是說還在原來的(車道),怎么辦?
白巖松:沒事,你不用先想你也是作為一個電動自行車的車主,你會有你的困惑,奧巴馬也會困惑。因為前不久奧巴馬來中國的時候,最后中國作為一個國家的禮品送給了他一輛電動自行車,是我們國產的。我想在送他這個禮品里頭蘊含了很多的意思:第一,中國對于走向低碳經濟和環(huán)保這方面的一種勇氣;另外,這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產品,打上了鮮明的中國烙印,將來中國電動自行車不管是標準和技術含量等等,向國外出口的可能性更大,很多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奧巴馬估計也暈了,因為這車明年算違規(guī),有可能,包括你的這個。
是啊,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假想,我們先說按照它的標準來,電動摩托車將來每小時高于20公里低于50公里,將要上機動車道。我們能夠想象,在目前中國絕大多數城市越來越走向擁堵的這種狀況下,一個高于20公里、低于50公里的電動摩托車,行走在了機動車道上,將導致城市的混亂,不安全的因素等等都會成倍的增長。
另外,對于產業(yè)來說,你認為消費者愿意去(這樣做嗎)。不就是一個電動自行車嗎,現在我要按機動車處理,還要上牌照、還要考駕照等等,順帶腳是不是也得給相關部門又交上了一筆錢,又成了人家撈錢的某種因素了,大家會有這樣的擔心、懷疑,這很正常。那么,你覺得對于將來的城市交通來說,這是惡夢還是美夢?
主持人:我們今天看國標委有這么一句話,它說“新標準的出臺是更加注重保護人力自行車和行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