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在中國能奢侈多久? (3)
哈雷在中國能走多遠?
不可否認,哈雷摩托基本具備了奢侈品的特征,并且哈雷戴維森品牌先后入選“頂級奢侈品品牌排行榜”和“年世界奢侈品前100名的排行榜單”。盡管如此,就產(chǎn)品本身而言,哈雷畢竟只是一種交通工具而已,而它的文化則必須通過產(chǎn)品本身才能傳遞出去。而摩托文化的根基則只存在于龐大的車迷群體之中,至于那些癡迷或追求所謂的美國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人來說,則未必一定要通過擁有一輛摩托車來實現(xiàn)。因此,無論是對哈雷文化的傳播,還是對中國市場的覬覦,唯有車迷才能擔當如此“重任”,別無他途。
在摩托文化高度發(fā)達的美國,哈雷賴以生存的市場并不以奢侈品的面貌出現(xiàn),而更多的是依賴中產(chǎn)階級這一美國最大的消費群體而生存。對大多數(shù)美國人來說,哈雷摩托車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奢侈品。在哈雷所銷售的摩托車中,有50%是價值1.5萬美元的大功率重型摩托車,30%為2.2萬美元以上豪華型高檔摩托車,20%為僅8000美元左右的輕型摩托車!度A爾街雜志》這樣描述哈雷摩托的用戶:“哈雷戴維森今天1/3的買主都是職業(yè)人士或經(jīng)理,60%為大學生”。
2007年,哈雷-戴維森公司全年營業(yè)收入57.3億美元,較上年下降1.3%,全年摩托車出貨量為33萬輛,較上年下降5.3%,平均每輛售價為1.73萬美元,較上年增長了4.4%。盡管哈雷公司的奢侈品戰(zhàn)略使哈雷摩托車的售價不斷提升,然而在美國市場哈雷卻不得不面對消費群體的萎縮。據(jù)統(tǒng)計,1980年哈雷摩托車的擁有者平均年齡為25歲,而到2002年,它的多數(shù)購買者卻是年過半百的老人!叭绻者@樣的勢頭發(fā)展下去,將來我們就只好去生產(chǎn)殘疾人坐的輪椅了!惫坠镜念I導人杰弗里?布萊斯坦曾經(jīng)幽默地這樣說。
不可否認的是,哈雷在包括亞洲在內(nèi)的海外市場也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yè)績和商業(yè)回報,但這些國家?guī)缀醵际情L期受美國文化滲透或影響最深甚至是美國大兵進駐的國家,如日本和韓國等。但是,在中國的三年時間,200個車主的圈子能撐得起文化嗎;蛟S,這也正是哈雷從上到下為此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所在。
當勞斯萊斯在中國年銷量超百臺,當看到越來越多的路虎、悍馬、奔馳、寶馬等穿行在中國的城市中間,飛馳在全國各地高速公路上時,哈雷拿什么來面對奢侈品的尊嚴?
從“進取、奮斗”到“休閑、娛樂”在哈雷摩托賴以生存的哈雷文化悄然改變的同時,哈雷摩托車從追逐自由夢想的工具到炫富擺闊的玩具和藏品。哈雷摩托車的用戶從哈雷文化的追尋者到哈雷摩托的擁有者。當哈雷戴維森以奢侈的身份布道哈雷品牌文化和美國生活方式的同時,哈雷摩托也逐漸的放棄了賴以生存的美國文化土壤。當中國山西的煤企老板們相約進京批量采購哈雷摩托車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該為哈雷銷售業(yè)績喝彩還是為哈雷文化而感到悲衰?仰望星空,人類的精神家園如宇宙般的浩瀚。在人類追逐自由夢想的道路上,燦爛的恒星宛如滄海一粟劃過美麗的夜空,唯有包容萬物的藍色星球才是人類真正的家園。在人類征服了自然的時候,也是自然報復人類的開始,當奢侈主宰了我們的社會,這個藍色的家園將會像巴比倫王國一樣消失在茫茫的沙漠中。
0 頂一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