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摩托夾克:荒野騎行 自由不羈
馬龍·白蘭度
提起摩托Rocker風格的夾克,我們腦海中很快地就會閃現(xiàn)出上世紀60年代時馬龍·白蘭度一襲黑色皮夾克桀驁不馴地倚靠在摩托車旁的經(jīng)典形象。而如今,摩托夾克作為一種象征自由精神風格的延續(xù),依然為時尚弄潮兒們奉為最愛的單品之一。
“讓我們面對現(xiàn)實,讓我們忠于理想!”電影《摩托日記》里,那個在騎行旅程中的切·格瓦拉將在路上感受到的生命熱情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一頂黑色貝雷帽,一支永遠叼著的雪茄,一頭卷曲飄逸的長發(fā),一對深邃憂郁的眼睛,以及那身因長途跋涉而頗具滄桑感的騎行夾克作為20世紀象征著蓬勃、進取、力量、戰(zhàn)斗、叛逆的符號,隨后亦成為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標志。
在男人眼中,摩托騎行絕對是讓男性金屬荷爾蒙沸騰的極致運動之一。二戰(zhàn)后,隨著美國經(jīng)濟在全球的大行其道,美式流行文化開始不斷膨脹,由馬龍·白蘭度(Marlone Brando)和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帶起了一股梳著貓王頭,穿緊身白Tee、牛仔褲、滿身鉚釘?shù)臋C車皮夾克,騎著重型哈雷機車的摩托黨風潮。這股流行文化同時催熱了搖滾的大范圍風靡,將冒險、前衛(wèi)、叛逆、帶點天真幼稚卻又決不妥協(xié)的熱血浪漫青年風格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披上一件款式經(jīng)典的騎行夾克,某種意義上,像是遵循了一種信仰,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終生在追求,去做世界上99%的人都沒想過也做不到的事。
自由派夾克
今年是美國傳奇摩托品牌哈雷·戴維森(Harley Davidson)誕生第110年,2012年8月,哈雷全球車迷一起拉開了為期一年的110周年慶典活動的序幕。此次來自全球11個國家、六大洲的百萬位哈雷車主將共同參與到這一跨年盛典中,共享史詩般的傳奇旅程和精彩故事。作為110周年慶典活動的一部分,哈雷·戴維森邀請了世界各地的車迷朋友穿著這件名為“自由夾克”的哈雷·戴維森經(jīng)典黑色皮夾克一起踏上征程并在線分享自己的騎行故事。這件“自由夾克”從騎士手中一位接一位地傳遞下去,跟隨他們漂洋過海,最終于9月1日回到哈雷·戴維森的故鄉(xiāng)——品牌發(fā)源地密爾沃基,并在博物館里陳列展出。
功能+耍帥,一個都不能少
一般稱摩托車騎行服為“騎手服”或“賽車服”。除此之外,又有按功能分的“防風款”和“防摔款”,分別在材料上以及重點需要防護部位加上特殊的設(shè)計處理。另外,在專業(yè)賽車用途中,還有連身運動版騎行服和加厚版成套騎行服兩種。
而在普通騎行中,皮夾克無疑是摩托車服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一件做工精良的皮夾克,其優(yōu)良的皮革所能提供的性能可以使舒適程度更高,且擁有更多功能。它們對于追求性能,如透氣性和增進能見度的車手來說,是完美的選擇,通常與T恤和牛仔褲相搭配。
摩托車間里的時髦
擁有灼熱整個時尚界能力的設(shè)計大神Riccardo Tisci一向擅長運用陰影、雕塑和精神的覺醒來優(yōu)美再現(xiàn)GIVENCHY骨子里精致。2013年秋冬男裝系列的設(shè)計靈感就取自摩托文化,品牌亦將男裝的成衣大片拍攝直接置于摩托車制造車間。